“神药”卖不出去,“药王”破产了!

日期:2022-11-22 20:11:53 / 人气:302


他曾被媒体称为
制药行业的“蛮战”。
作者:隋坤
曾是黑龙江首富、有“东北药王”之称的朱近日正式宣布破产。
11月11日晚间,哈尔滨中院裁定,宇恒集团控股股东朱于11月10日破产。
公告称,母公司誉衡集团破产不会影响誉衡药业子公司誉衡药业的正常经营,但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。
这意味着朱可能会被他一手创办的宇恒药业扫地出门。
“东北药王”的首富之路
当时,朱在人眼里被视为“天之骄子”。
生于1964年,毕业于Xi医科大学。1988年,他进入Xi安电力中心医院,并成功成为一名眼科医生。
与此同时,医药公司公司(以下简称)成立,其地址就在朱劳动医院附近。
几年后,这家公司成为国内第一家尝试联合营销的药企,大批医药代表从这里走向全国,被称为“医药销售黄埔军校”。
因为距离近,很多杨森员工都去电力中心医院看病。朱在医药市场的最前沿接触到了很多营销思路,也了解到医药销售人员的待遇很好。
1993年,朱退出了体制内的“铁饭碗”,投身到医药市场化的浪潮中。
他的第一站是北京,在一家从事人工晶状体的外资企业工作。之后去了陕西一家企业做华北区经理。但在那里他“收到了死亡工资,但没有奖金”,不久他又辞职了。
1995年,朱获得了深圳一家企业生产的抗生素的浙江代理权,终于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。
一年后,他利用在浙江积累的资源,为东北第六制药厂的某药找到了江浙一带的销售渠道。这让他获得了东北第六制药厂的信任,不仅拿到了这个厂的药品在中国各地区的代理权,还当上了市场经理。
这段经历让他与东北医疗圈结缘,为后来创业打下了基础。
加入东北第六制药厂后,朱深耕东北医药市场,终于在2000年迎来了质变。
就在那一年,黑龙江省康复研究所附属制药厂进入了朱的视野。尽管这家制药公司多年来一直亏损,几乎停产,但“松美乐”芦瓜多肽注射液的研发引起了朱的注意。
“松美乐”鹿瓜多肽注射液是骨科辅助用药。作为一个成熟的药品销售商,朱相信这种药品背后有着巨大的商业价值。
最终,朱以168万元买下了黑龙江省康复研究所下属制药厂,并更名为“宇恒制药”。
不久后,朱对誉衡药业进行了改革,使其符合GMP(国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)。随后,“松美乐”鹿瓜多肽注射液进入国家医保。
此外,朱根据自身经验,采用招商代理制,组建强大的销售团队,大大拓宽了产品销售渠道。
此后,这一骨科辅助用药为宇恒药业带来了充裕的现金流。截至2009年,该产品带来的利润已达1.57亿元。
2010年,誉衡药业在深交所上市。这是它成立的第十年。朱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制药员工成为亿万富翁董事长。
8年后,朱以105亿元的身家成为黑龙江首富。
18年,朱把一个濒临倒闭的药厂变成了摇钱树。然而,在他旁边已经埋下了一颗地雷。
一地鸡毛后疯狂扩张。
宇恒药业上市时,朱如此感慨:“终于不缺钱了!”
在资本力量的加持下,朱势力大大扩张。他不断复制“采购辅助药、中药注射剂大品种、强力销售”的模式,先后收购了哈尔滨蒲公英制药、奥诺药业、上海华佗、南京万川、普德药业等一系列公司。
有一段时间,朱被媒体称为医药行业的“野蛮人”。宇恒也从一个企业变成了一个集团。
朱曾为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过这种扩张模式:“一旦找到合适的品种,就会通过直购、合作研发、并购等方式进行收集。”。现在誉衡药业是药物集成商,新药的资源只会越来越少。先去拿吧。"
据不完全统计,自上市以来,宇恒在资本市场上疯狂买买共花费129亿元,并购仅27起,但最终完成的只有14起。
在这27起M&A案例中,最大的一起是2017年收购信邦制药21.04%股权。通过此次收购,信邦制药创始人张一次性套现30.24亿元,而朱控制了这家上市公司。
疯狂的扩张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债务,成为压垮朱的一座大山。
2018年,朱刚刚收购的信邦药业股价暴跌,引发债务危机。
同时,随着国家医保目录和带量采购的调整,宇恒营收大幅下降。2017年至2019年,其净利润分别下降了56.79%、59.35%和2214.30%。
内部空誉股价持续下跌。要知道,频繁的资本并购已经让资金回笼变得非常困难,股价的下跌无疑让情况更加焦灼。
截至2018年,誉衡药业商誉达33.6亿元,占总资产的35.25%。2019年,誉衡药业计提商誉减值26.15亿元,导致当年亏损26.62亿元。
2020年,宇恒药业的债务危机迫使朱出售优质资产。他忍痛卖掉了全资子公司奥诺雷药业,获利6.87亿元。不幸的是,这未能缓解债务危机。
当年7月7日,信邦药业和誉衡药业相继发布公告,其共同控股股东誉衡集团面临破产。
直到最近,负债累累的宇恒集团终于失败,宣告破产。

作者:焦点娱乐注册登录平台




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焦点娱乐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