​购物者变“黑”了,人们找到了正确的新赚钱方式?“核心提示”

日期:2023-07-12 09:45:19 / 人气:240


一个假榴莲摊贩的视频缺斤短两,让假店成为流量密码。但是,打假是一把双刃剑,可以砍向流量和利益,也可能砍向自己。
作者|陈发山
编辑|邢韵
6月9日,一段假榴莲商贩缺斤短两的视频,点赞数近450万。原因是一个顾客花了125元买了榴莲,回家打开。果肉已经烂成浆了,他让卖家协商退款或者换榴莲。但卖家坚称,榴莲离店后就不卖了。
除了卖烂水果,卖家还在秤上做手脚,6.3斤的榴莲重了5.1斤,凭空多卖了一斤钱。
双方争执过程中,卖家的几名年轻店员围住了来店里参观的人,差点发生肢体冲突,说:“你是在教我做事吗?打电话给市场主管就行了,榴莲是卖的,不管售后。”
激烈冲突的背后,以打假为核心的探店模式也成了口号。
在Tik Tok生活服务赛道逐渐成熟后,为商业推广做出巨大贡献的逛店族面临生存困境,制作逛店视频赚钱是奢望。即使在一线城市,也有很多人因为探店收入低而转型。然而,就在同行们还在为流量绞尽脑汁的时候,打假店铺火爆了。
打击商铺是新口号还是伪命题?
1.“打假”和输入交通密码
最近靠打假店铺走红的Tik Tok博主“B太”,原本专注于评价各种奇奇怪怪的食材,比如花式吃一整张牛皮,用爆米花机炸掉扫地机,吃铁锅灰等等。,每天点赞12万左右,但账号数几乎停滞。
自2022年底,遭遇“榴莲奸商”后,B太开始通过短视频曝光各种商家的“黑心手段”,成为非主流店铺探索者。当其他专家和商家套近乎用商品购买优惠券时,B在和商家的“对抗”中找到了流量密码。
在缺斤短两的假榴莲商贩视频里,一个行人B问:“做本地生意的,不要杀客户。不是售后,是欺骗消费者。变质的榴莲可以随便卖给消费者吗?”
卖家回答:“可以(可以随意卖给消费者)!要买好东西,去别的地方,丢男人的脸!”
以此类推,冲突越激烈,播放量越高,涨粉也就越快。根据妈妈禅的数据,视频发布后第二天,B-Tai账户上涨30万。
自2022年底打假以来,B的人气明显。一般来说,生活服务类专业人士主要拍摄美食、休闲、娱乐内容,用商品从GMV抽取佣金。视频和商家差不多,内容同质化。自然交通不好。
防伪店新开了一个流量盲盒,在Tik Tok搜索“防伪”。相关话题量高达240亿次,最热的20个视频都有超过百万的赞。
显然,“打假”已经成为短视频平台内容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,吸引了越来越多流量猎人的关注。但之前的打假内容多集中在较为成熟的电商领域,美妆、日用品、食品是重灾区。
2022年,短视频博主“辛继飞”通过一系列视频曝光了精酿啤酒、校奶等食品添加剂的内幕,引来一波打假流量,迅速在网上走红,粉丝高达900万。
就连辛巴这样的头部主播,也被“山寨”翻船了。2020年,受疫情影响,带货直播异军突起,带货主播赚得盆满钵满,也成为职业打假人的目标。当年11月,辛巴在直播间卖燕窝产品,被职业打假人王海盯上。经检测,辛巴销售的“燕窝”不含蛋白质和氨基酸,而燕窝最重要的营养成分只有0.014g的唾液酸,因此被王海认定为“糖水”。
事后,辛巴就鸟巢事件道歉,承认夸大宣传,退还6200万元,并封禁其Aauto快消账号60天。而王海则希望在维权的诉讼中代表买家,条件是收取50%的赔偿金作为佣金和律师费,以此从打假中获利。
短视频平台开始做本地生活业务已经将近两年了。第一波奖金过后,头部主播也遇到了流量瓶颈,急需寻找新的出路。前面有电商打假的案例,流量和利益的双打假自然成为本地生活达人的新目标。
2.打假店铺是好生意吗?
b不是第一个打击山寨店的人,也不会是最后一个。
短视频博主“铁头惩恶扬善”(以下简称“铁头”)4月份开始签约。起初拍《路人的心愿》走了很多条街,5月开始向“打假”转型,最高赞数达到70万+,粉丝数迅速上升到近190万,这无疑让很多博主羡慕不已。
通常本地生活博主主要通过直播售卖团购券、短视频挂团购链接、商品橱窗带货等方式变现,以此抽取交易佣金。但由于门槛低,内容同质化严重,这条赛道已经过于拥挤。普通人可能赚点零花钱,但是赚大钱几乎是个伪命题。
同时,随着AI数字人的兴起,很多直播机构和商家通过数字人矩阵出售团购券,进一步压缩了人们探索店铺的生存空间。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,头部人才率先为打假寻找出路。我赢得了粉丝,赢得了流量,但是想要变现却不是那么容易。
目前B泰Tik Tok有2074万粉丝,带货直播不多。蝉妈妈的数据显示,近12场直播中只有一场直播带货,GMV只有75万-100万元。相比粉丝数量,这种带货的表现并不亮眼。直播50多场,粉丝近190万,但没有一场是带货直播。
7月5日晚,B-TV在许昌直播卖西瓜,观众近30万,在线用户约4000人。因为没有商品链接,收入主要来源于网友打赏和平台流量奖励。这显然与直播的收入相差甚远。
北京本地生活专家汪哲(化名)告诉豹变,假户口也要变现,后期处理不好,很容易崩盘。辛季飞,2022年靠打假走红的博主,积累了百万粉丝。后期开始带货的时候,被质疑很多。
“长期打假和评价这样的内容,吸粉快,流量好,但是后期变现比较难。”汪哲说。
在某些人眼里,做假视频的博主属于职业打假人,但本质上是不一样的。短视频兴起之前,有职业打假人,靠打假向商家索要高额赔偿。宿迁中院曾公布过一个案例,陈某在网上花费8632元购买了某品牌男性滋补茶等产品,以产品不合格为由起诉商家要求10倍赔偿,共计86320元。
宿迁中院二审认为,即使陈某网购的动机是基于索赔,职业打假人也有权依据《食品安全法》要求惩罚性赔偿,这样可以净化食品市场。因此,法院判决商家赔偿陈某86320元。
打假博主的变现逻辑不是基于理赔,而是基于吸粉后的流量变现,收益往往与粉丝数成正比。但影响力也是一把双刃剑。汪哲认为,疫情过后,需要提振消费,长时间制作这样的视频对商家不利,甚至影响人身安全。
B太太说,走红后,她不断收到人身威胁短信:“迟早缺胳膊少腿”“十万一千条腿”。铁头在三亚成功打假一海鲜摊贩,罚款30万。海鲜市场关闭后,他的账户也被限制200天。但辛季飞通过打假积累流量后尝试直播商品,很多人质疑其打假动机。
可见,打假店铺也是一把双刃剑,可以切入流量和利益,也可能切入自身。
3.达人是否掀起了打假潮?
头部打假人走红后,一些博主开始模仿并迅速跟进,似乎掀起了打假热潮。
但“豹变”从很多店主那里了解到,打假更像是对本地户口的虚假需求。有专家表示暂时不会跟进打假。
首先是为了实现。对于大部分人才来说,收入主要来源于商家支付的“一口价”和佣金,尤其是星巴克、肯德基等知名连锁品牌的团购券,在短视频平台上很受欢迎,而这些品牌很少找人带有争议账号的商品。所以,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去搬运货物,和商家保持良好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。打假无疑是得罪商家的事情,很可能会丢掉“饭碗”。
其次,每个账号都有自己的人员,贸然从探店账号转型打假。对比度过大或导致流量波动甚至脱粉。
浙江腰某本地生活账号负责人李玲(化名)告诉豹变,他们的账号定位是为客户拍摄更好的逛店视频,带来业务增长,想继续放大自己在这方面的亮点。造假的风格和账号的调性不符。
但在本地生活业务介入越来越多,很多人才只是单纯逛店的情况下,李凌的账户也面临着变现的瓶颈。如果只靠店铺的“一口价+提成”,团队可能连温饱都解决不了。李凌把突破点放在了带货直播上,但目前还没有找到固定的直播形式,直播数据不稳定,量上不去。
汪哲的转型方向与李陵不谋而合。此前,汪哲经营的账户是北京本地生活大账户,但变现并不理想。由于北京市区大,商家分散,交通拥堵,很多时候为了拍几个探店视频,一天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通勤上,只能等到半夜回家继续剪辑视频。
而且假视频变现前景不明,也让一些人望而却步。汪哲说,年初改造账户的时候,他也考虑过打假的方向,但最终出于安全考虑、后期变现困难、提振消费等原因放弃了。
“用户习惯看你的打假视频,植入广告,用户感觉不太好。”汪哲说。
最后,汪哲改账号介绍京味文化旅游项目,希望在积累流量和粉丝粘性后,可以通过直播和短视频做书籍和文创商品,或者挂一些有商品链接的酒类旅游项目。
疫情过后,各地纷纷迎来报复性旅游,北京成为很多人出行的首选目的地。因此,酒旅赛道,尤其是特色博物馆,在网络上迅速走红。暑假期间,北京各大博物馆迎来参观潮,订票难度猛增。甚至加价两三百元的黄牛票也供不应求。
汪哲感兴趣的是这条赛道的后续增长潜力。“我在抢着植入广告,橱窗带货,直播。我靠店铺的广告做视频投放,变现太有限了。”他说。
当本地生活达人面临变现瓶颈时,有可能通过仿冒店铺来打破局面,但他们的变现天然短板需要寻找新的答案。
(应采访对象要求,文章均为化名)”

作者:焦点娱乐




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焦点娱乐 版权所有